大太平洋垃圾帶 對食物鏈威脅大

 

   川流不息的洋流匯聚下,全球最大的垃圾島出現在太平洋上!外電報導,位於美國加州與夏威夷間漂浮著「大太平洋垃圾帶」(Great Pacific Garbage),而且過去十年間,體積倍增,推估塑膠垃圾量達一億公噸,約有兩個德州大,對海洋生物資源帶來極大威脅,如果再不改善,專家警告,垃圾毒素遲早進入食物鏈。

 

    原本純淨的北太平洋,因為人類廢棄垃圾,形成一片垃圾海。台灣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秘書長郭兆偉指出,一旦垃圾分解各種有毒化學物質,將順著洋流漂散,體積大的垃圾,包括網子會纏上任何經過的鳥類、魚類,像是塑膠袋,因為長的像水母,讓不少大型魚類、海龜與海豚等海洋生物誤食致死,令人憂心的是,大顆粒塑膠有逐漸破碎成小分子的趨勢,對食物鏈威脅擴大,難保以後不會被人吃下肚。

 

    「那已經有發現,解剖魚肚中,看到塑膠顆粒有越來越小的趨勢,也就是說,以前這些垃圾大的時候只有大魚會吃掉,現在連小魚都會把已經分解掉的小塑膠顆粒吃掉,對於食物鏈的影響只會不斷繼續擴大。」

 

    面對這片海上危機,國際環保組織海星計畫(Projet Kaisei)希望把垃圾轉化能源,今年夏天計畫派船回收部分垃圾進行研究。

 

    至於台灣沿海也存在垃圾問題,專家指出,全台岸邊、潮間帶常見寶特瓶、塑膠製品、垃圾袋,特別是西南沿海還有嚴重廢棄保麗龍問題,不過因為重量輕,回收不敷成本,只能任由飄盪,專家呼籲從源頭管理做起,減少塑膠、保麗龍製品使用,另外政府在制度面與回收機制上應該再加強。

 

以上引用中時電子報  

  • 2010-03-16
  • 新聞速報
  • 中廣新聞/陳奕華
  • arrow
    arrow
      全站熱搜

      yvon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