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麗卿老師在2010年4月關於化妝品防腐劑的一篇文章,在2011年的塑化劑風暴後更發人省思
心中一直有的疑問:現在沒有問題或還沒列入問題名單上的化學添加劑如防腐劑 (或美其名為抗菌劑),增稠劑,定型劑,定香劑等等.....,真的是安全無虞嗎?防腐劑,即使不是吃進肚子裏,而只是擦在皮膚上,用了得擔心安全性,但不用又有快速質變的危險,消費者應該如何取捨?
這真是人人自危的年代!每個人只能為自身的健康與安全負起更多責任,要想依靠政府或廠商來把關是天方夜譚吧!
"無防腐劑 "化妝品的新風險(引用張麗卿老師部落格)
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cos-topic/article?mid=9566&prev=10112&next=8091&l=f&fid=8
「追求」不含防腐劑,是強調有機、低敏、無刺激品牌的目標。
「追逐」不含防腐劑,則是現代消費者認知最安全有保障的化妝品!
會想談這個主題,主要還在今天打了兩通原料詢價電話之後…。
究竟哪類化妝品型態,有空間不添加防腐劑?答案是:無水的配方、高濃度溶劑的配方…等等。若以化妝品的多樣化劑型來說,能夠[不使用防腐手段]的產品偏少,必須使用防腐手段的產品偏多。而真不含防腐劑、低防腐劑量的產品,開封後使用的污染變質風險就一定是較大的。
從配方角度,不是談防腐劑,而是談【防腐相】。也就是要怎麼做才能夠避免產品敗壞被污染?
當然最常見的方式,就是添加防腐劑。
取巧的,就是添加「各國官方還沒宣布定位為防腐劑」的防腐成分。
誠信的,就從聽原料商所提出的實驗數據(包含防霉抗菌效能、安全性、用量用法建議等等),使用成本較高,但至少對得起良心(能夠跟消費者擔保無防腐劑)的防腐相。
近十年來,原料商推動的防腐劑替代原料,以1,2-Alkanediols最為成功,幾乎是世界性地發燒。絕大多數以【不含防腐劑】為鮮明品牌(或系列)特色的產品,幾乎都不假思索的選擇1,2-Alkanediols為防腐劑替代物。
1,2-Alkanediols,就是1,2-Hexanodiol、1,2-Pentylene glycol等短鏈小分子二元醇。使用作為防腐相,用量上必須高才有效。所謂高,在5~15%。
鼎鼎有名的Fancl訴求無添加,用的就是以1,2-Alkanediols的架構作為品牌的防腐架構。
當然,更多品牌是選擇性的以1,2-Alkanediols為無防腐劑系列的防腐替代物。理膚寶水多容安系列,強調無酒精、無防腐劑、無香料,適合敏感性肌膚使用。用的也是1,2-Alkanediols的防腐替代概念。
但……,1,2-Alkanediols就像丙二醇(1,2-Propyl glycol)一樣,用多了(指濃度)還是會出問題的。
透過加拿大蒙特婁(MONTREAL)媒體報導指出:2008年底,理膚寶水的Toleriane Riche Cream與史帝富藥廠(Stiefel Laboratories)的MimyX霜讓使用人產生了接觸性皮膚炎症狀。Pentylene glycol被懷疑是新型的過敏原。
老師為什麼要說這些呢?我想大家必須共同面對:是保養品(不是生鮮食品)就有防腐的必要性。十年來,化妝品界以為花高一點成本代價、犧牲一點觸感要求(小分子二元醇比例高了會顯得悶黏),可以求得百分之百的無防腐劑的安心是值得的!<老師我曾經也這麼認為啊>
但這些認知,也極可能「昨是今非」的令人錯愕!
請瞭解【Preservative free ≠ Allergen free】
當我打電話詢價另一個新型的防腐劑替代成分Naticide時,代理商很客氣的說…『老師那很貴,貴到我有點不好意思報價』,我說『沒關係,讓我瞭解一下有沒有空間採用』,代理商才說…『 一公斤 一萬…元(尾數老師保留)』。
我認真的查了又查、看了又看,Naticide,小分子、INCI定義名稱為Fragrance。今天,就算我選了它,非常對得起良心(真的不是防腐劑喔),但多久以後,它又會被報導出是新型的過敏原呢??
思考著:還要再一次高價買單嗎?(因為原料商的數據資料,而花高昂的成本代價?) 當「防腐」的代價已經高出活性成分(指在配方中所佔的成本比例)時,這樣的心意消費者如何能懂?這樣的成本業者如何承擔?這樣的產品如何取得市場價格優勢?而即使一切都能搞定,還要讓使用人當新防腐替代成分的白老鼠嗎?
~~即使消費者還在自我迷失中、即使商業競爭必須取巧。設身處地為使用人著想,仍是商人該有的江湖道義~~與化妝品行業人共勉之
留言列表